前言
物联网是当下热门词,请谅解作者使用了热门词和略显浮夸的“人人都能”这种噱头性标题把大家吸引进来,幸好作者没有打算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标题党,而是打算以自己实际的物联网产品经验为基础,尽自己所能深入浅出介绍如何实现一个自己的物联网产品,而且不局限于某些软件或硬件点,而是力求全面覆盖产品全部环节,操作难度甚至做到初学者也可以尝试玩一下的程度。
根据作者自身经历总结,做产品最大障碍是“知”,因为很多时候是不行不知,也就是所谓经验积累。不知道怎么做,更谈不上去做,要不就在失败中摸索着去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鸿沟,存在于曾经做过某类产品的人与没有做过的人之间。基于这条信息鸿沟,某种意义上可以让已经过河的人获得巨大利益,作者想做的事情就是将物联网开发的这条信息鸿沟扒掉!大大降低大家的尝试成本。而作者的出发点或者说隐藏目的,通过阅读后文便会显而易见。这事情本身对作者来说,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知行合一。
行文至此,前言似乎可以happy ending了,但作为一个系统性长篇技术文章的开头,作者还需要再摆点pose以及助跑准备动作,稍抚平一下心中的忐忑才能开始好好码字。但从良心角度出发,提醒只关心技术性内容的读者可由此之后略过八百字(幸好不是某类伪抒情文十分恶劣地,此处省略XXX字),而且略过不会对阅读的连贯性产生任何影响。
回首往昔,初次开始接触编程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为时间略久远,竟已让这些记忆有了一些岁月依稀感。细节已不可溯,只记那绿字黑底小小屏幕所带来的那种仿佛发现新世界般的新鲜而神秘,就连敲下回车键都十分小心而珍视,那感觉似乎已把世界放在手中。
当从童话回到现实,作者其实是一名普通的码农,充其量也就是码农中的拖拉机。那种站在舞台中央、世界在被自己改变只是深夜一人独自码字时偶然出现的错觉,在同一天的下午或早上醒来后,依然很清楚世界少了自己没有任何不同,真实就是作者虽然参与或主持过太多软件或硬件系统或产品的研发,其本质只是不断在打字与打杂之间变化角色,英雄永远不会靠打字与打杂成就,内裤外穿、丝袜套头才能化身英雄。在经历过这些看着别人玩内裤外穿、丝袜套头,自己却闷头打字与打杂的日子之后,对于产品或系统研发这个事情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其本上是四个阶段:Step.1 好像很难很高深的样子; Step.2其实不难嘛,很容易上手;Step.3 其实还是很难,太要求经验和能力甚至天赋了;Step.4 其实真不难,只是误区太多。
一般人读到这里也许已经有点想要骂人了,这是什么技术博文,说好的物联网开发呢?裤子脱了、手都洗了就让看这个!幸好,本打字员已经不写小说很多年,太监已久,甚至已记不清原来小丁丁的长相… 因为字数与收益无关,还是说直说戏肉吧。在产品研发方面(涵盖物联网开发),如果不想如作者般笨拙打怪练级近二十年,速升Level4,请记住三条:首先态度,这个要自行体会;第二条大胆,引用某毛大神之言: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精髓尽在其中,大胆可以让你的思想没有约束、十分开放,而且敢尝试、敢做、敢玩,其实很多时候门槛来自自己预设的立场;第三条,按部就班,按正确的路子去做事,遇事不要自乱阵脚,做研发这么多年,作者就没有遇到过那怕是一次,很顺利便完成新产品研制的情况,当然这其中不能排除人笨的因素。回忆自己过往的研发历程,在诸事不顺之际,按部就班加上一点坚持都可以走到守得云开见月明那一刻。别让困难乱了本心,如是而已。
总之,说穿了研发就是一件主观能动性加上客观方法事情,主观就是个心态和态度问题,大家应该很易于解理,客观方法只能根据研制目的不同选择合适自己的。
好了,前言再写多就太水了,虽然实际已是在灌水,谁让作者打杂过多变得形而上学并喜欢务虚呢?这样,后面我们还是就开发物联网应用这个事情,结合实例说一个水平不甚高,但是基本上技术人员都玩起得的一套完整产品实现方法。